20090730

如何輔導孩子讀數學科(或其他理科)

嘉義縣立溪口國民中學數學教學網: "如何輔導孩子讀數學科(或其他理科)

國中數學有三十五個單元,一般老師上課的方式是先教定理公式,舉例練習,再要求學生回家作練習。由這樣的過程我們知道:學習的前提在於理解定理方式,並經由練習,把公式儲存在記憶資料庫內,最後考驗你是否能正確地從記憶資料庫裡,提出定理公式來解答題目。以下舉個例子讓大家更明白上述過程的意義:吳大猷博士曾在今年大學聯考完,感慨地說,他沒辦法在六十分鐘內,答完物理試卷上的每一道題目。後來他才察覺同學們並未像他一樣,看到題目先思考用什麼定理公式來解答,所以思考定理就用去他不少時間。相對地,同學們沒有思考、祇是機械式反應地作答。然而,同學們如果祇是用這種方式來學習,我可以肯定地說,到了高中,由於教材與國中落差很大,一定會發生很嚴重的挫折感。俄國數學家耶爾馬可夫曾說:「在數學上,非記憶不可的並不是公式,而是思考的過程。」我班上的同學,過去學數學的方式,就是做題目時,過程都記在腦海裡,演變成機械式的過度學習。後來我提出思考定理公式的觀念,並規定早上見到他們的時間,都用來演算數學,並相互研討,慢慢地就能帶動他們,把數學程度提高。

所以建議家長們,要提醒孩子以下的觀念:一定要把定理公式弄懂,也就是多「想」。看到題目時,先想看看老師到底要考什麼定理公式,再來解答。如此,才能把記憶的層次,提升到理解的層次,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過程。果能如此,即使沒算過的題目,孩子都有能力,當場經由思考,把答案解出來,題目再怎麼變化,都難不倒他。

如果用以上的方法還學不好,該怎麼辦?補救的辦法是「算、算、算!」很多的孩子「讀」數學參考書,不動筆算,書上的解答剛好幫助他養成惰性,所以考試時,就發生障礙。家長們有必要留意孩子是否有此不良習慣。如果多思考、多演算還是無法見效,怎麼辦?最好的辦法不是補習,而是「問、問、問!」我班上有位同學數學成績很好,我每隔一段時間就安排他坐不同的位子,要其他孩子去問他問題,結果教的人和被教的人,成績都愈來愈好,也成就了一種教室、班級的經營。由此我感到必須鼓勵孩子多發問,他才會思考。如此「想」定理、「算」題目、「問」疑難雜症,如果還有問題的話,只好請有耐心、經驗的老師,來從事診斷補救教學。補習班裡,一次教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同學,效果很有限。試想,那有醫生一次同時看好幾十個病人,開同樣的葯方呢?保證葯到命除!

以下再補充三點:

一、每天放學之後,不妨挪出至少一個小時的固定時間,思考、演算當日所學的數學課程,美國數學家波爾曾說:「想學習游泳,就勇敢地跳入水中;如果希望學習解開數學問題,就用心解解看。」

二、回家算練習卷,應該當作是在考試,在設定的時間內完成。很多孩子知道晚上要好好算數學,但做一張練習卷,兩三個小時都算不完。為什麼回到家裡用雙倍以上的時間還算不完呢?這不是能力的問題,而是散漫、不積極、不講究效率的心態需要調整。

我常提醒同學這樣的觀念:要按照考試的方式作答一張練習卷,拿鬧鐘、手錶在旁控制時間,不會的跳過去,時聞一到,改念英文、國文等,隔一段時間再回頭算算看,再不會就到學校問老師、同學們—免費的補習老師。孩子們經常以粗心、計算錯誤做為成績不理想的藉口,試想:平常在家中,一個題目要花費一、二十分鐘,考試時卻只有五分鐘的時間,時間一匆促,心一急,那有不出差錯的道理呢?

以上的觀念—以專心致志的速度來算數學—也能訓練同學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。三、如果有時間的話,積極地將犯錯或不會的題目加以整理,甚至彙編成冊,而後常加演算,以求去除弱點,提升實力。"

沒有留言:

我的網誌清單